[论文翻译]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对小鼠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影响
胃肠道 (GI) 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其功能由肠神经系统 (ENS) 以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控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神经元与免疫细胞之间的交叉通讯调节着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包括抵御黏膜感染。我们此前研究表明,经过对氧磷处理后,70%的小鼠能够存活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的口服感染。本研究旨在探讨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利凡斯的明对小鼠肠黏膜免疫防御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对氧磷处理类似,利凡斯的明给药促进了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分泌颗粒的释放,导致黏液层增厚。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与对氧磷不同,利凡斯的明处理并未影响感染小鼠的总体死亡率。为了探究对氧磷和利凡斯的明产生不同效应的机制基础,我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肠黏膜上皮内 (IE) 和固有层 (LP) 区域的免疫细胞图谱。